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摊破浣溪纱南唐元宗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续疏影楼词卷五
心比风枝堕叶轻。
梦随沙路夕烟冥。
呜咽玉门笳里曲,不堪听。

露堡荒鸡三里接,霜天羸马五更行。
那有当年明月底,柳枝青。
读书台(此南唐李中主读书台,俗传昭明者讹也。徐岱大书《昭明读书台》诗,刻于崖壁。)丁未 清 · 翁方纲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昭明读书字,劖在天池南。
何人傅会此,大书蔽崖嵁。
上并山谷笔(其右即山谷书《七佛偈》。),得毋兹石惭。
我怀王新建,从官虓虎戡。
姓名傥镌此,磨泐奚尔堪。
南唐丫山,鉴师故国谈。
拾松煮瀑水,法乳来荷担。
正与佛弟子,一气壮烟岚。
俗夫漫不考,题识污禅龛。
他年志乘续,莫误来者探。
摊破浣溪纱李中主韵,和雪耘 清末民国初 · 傅熊湘
 押尤韵
露似珍珠月似钩。
有人徙倚最高楼
望断天涯何处是,路悠悠。

晓雨催寒轻破梦,朔风吹霰苦添愁。
万种心怀抛掷尽,付东流。
咏马蹄墨一首柬留守郑广之玉峰李景辉二知己 明 · 童轩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汗血曾劳百战场,空遗踣铁在文房。
砚台夜迹元霜滑,笔阵朝冲紫雾香。
削玉(杜高蹄削玉寒)谩劳龙作剂(墨名龙香剂),藏金汉武铸马蹄金)聊藉豹为囊(豹囊藏墨不坏见文房必用)
可怜一蹶无人识,却欲追踪后二王。
伯玉侄坐谈 明 · 黄省曾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一
汝看青云路本宽,顾予惟有北山安。
鸱夷舟楫真宜月,渔父蓑衣却耐寒。
住向薜萝县榻便,摘来菰米尽盘飧。
侯巴识得弦中趣,黄鹄悠悠去不还。
元宗元日大雪登楼 五代 · 李建勋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纷纷忽降当元会,著物轻明似月华。
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
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
宁意传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僧家。
夜集李景颖出土瓜佐酒成赋二章(有序见文集) 其一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云霞蒸上瑞冰雪荐华筵醒酒功侔石烹茶味胜泉非张氏谷瓜岂邵侯田好比金茎液分携汉阙前
司理耽奇甚,甘瓜荐味长。
飞霜匀玉质,重露浥琼浆。
碧荔唐宫重,丹桃汉殿祥。
何烦方朔盗,袍袖溢芬芳。
夜集李景颖出土瓜佐酒成赋二章(有序见文集) 其二 孙国梁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谈玄吾不厌,问字尔相寻。
兴逸飞流赋,情高漱石吟。
春郊联玉勒,夜阁拥瑶琴。
二仲翩翩在,何烦觅向禽(时金生数同过飞流漱石皆孙氏事也)
南唐元宗乞师表 五代 · 李守贞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五
臣之先世。乃唐远裔。
锡侯命将。代不绝人。
茂绩殊勋。著于简册。
昔日巢寇犯阙。僖昭失御。
宗社板荡。为人所有。
臣虽生于梁末。幼失怙恃。
零丁孤苦。遭世多难。
逮能执戈。捐身事晋。
征讨攻伐。粗立战功。
高祖见擢。俾典禁卫。
颇著劳绩。寻属顾命。
出守蒲津。洎少主厄运。
遂没戎虏。晋鼎覆餗。
天下横流。疆宇无主。
臣不胜忿惋。痛心疾首。
欲效愚忠。诛锄蛇豕。
恢复先业。庶安宇内。
功未及立。凶党俄临。
众寡不敌。遂罹危迫。
臣虽躬当矢石。以帅偫下。
悉力固守。冀殄犬羊。
殒首不顾。臣之分也。
然预防不虞。有备不败。
古之善教也。臣远闻君王霸有江左
雄跨淮甸。禁暴弭乱。
推亡固存。有王者之风。
将继巨唐有土者。非君而谁。
况臣忝宗盟。敢罄诚。
苟君王察臣忠勇。怜顾本支。
救患恤邻。遏强拊顺。
爰遣偏将。出为东援。
则五霸之风。不让桓文之主。
苟获全济。实君之惠。
使契丹元宗蜡书 五代 · 公乘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臣镕自去年六月离罂油。
七月至镇东关
王朗奉表契丹
九月乃有番官彝离毕部牛车百馀乘及鞍马沿路置顿。
十月至东京
留三日。
契丹主遣闲厩使王庭秀称诏劳问。
兼述泰宁王燕王九月同行大事。
兀欲即世。
母妻并命。
辽东西水潦坏道。
数百里车马不通。
今年方至幽州
馆于悯忠寺
先迎御容入宫。
言先欲见唐皇帝面。
乃引见如旧仪。
问国书中机事。
臣即述奕世欢好。
当谋分裂之事。
契丹主喜。
问复有事否。
臣曰。
军机别有密书。
契丹主接至袖间。
乃云。
吾与唐皇帝一如先朝往来。
因置酒合乐。
又谕臣曰。
使人泛巨海而至。
不自意变起骨肉。
道路有闻亦忧恐。
手斟一玉钟酒。
先自啜。
乃以劝臣令饮釂。
自旦至日餔始罢。
自时数遣使宣劳。
三日一赐食。
谨遣王朗赍骰号子归闻奏。
南唐元宗乞师表 五代 · 马希萼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昔先王早以勋业。
基有楚国
不幸即世。
顾命之夕。
显令兄弟。
以天伦绍立。
庶奉宗庙。
获享国祚。
无何。
嗣君不延永命。
奄弃社稷。
讣告至日。
臣不胜痛切肤骨。
血泣颐睫。
即时奔走哀庭。
冀处苫。
用竭臣子之孝。
不图天未殄祸。
孽竖搆隙。
閒离我戚属。
汨乱先序。
潜阻兵戈。
将谋剿绝。
苟不更图。
殒在朝夕。
故臣敢远遣行价。
殚布腹心。
惟君存先王之昔好。
轸大国之武威
许出兵援。
以附不腆。
庶俾盗党。
免弄凶器。
元宗边镐 五代 · 欧阳广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臣近游潭州
伏见节度使边镐
初非将材。
偶逢圣代。
加之任使。
措置乖刺。
大失人心。
奉节兵士。
乘夜大呼。
共焚谯门。
会明而遁散。
不然。
几致大变。
是仁不足惠下也。
朗陵近在肘腋。
曾不为虞。
乃图桂林
以取奔走。
是智不足谋远也。
监军使昌延恭不相协和。
动辄疑阻。
是义不足和众也。
堂堂幕府
空无才贤。
是礼不足得士也。
军中号令。
朝出暮更。
是信不足使人也。
五者无一长。
考之前古。
未或不败。
请择帅济师。
以全境土。
李景玺书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顷自有唐失御。
天步方艰。
巢蔡丧乱之馀。
朱李战争之后。
中夏多故。
六纪于兹。
海县瓜分。
英豪鼎峙。
自为声教。
各擅蒸黎。
连衡而交结四夷。
乘衅而凭陵上国。
华风不竞。
否运所钟。
凡百有心。
孰不兴愤。
朕猥承先训。
永图。
德不迨于前王。
道未方于往古。
然而擅一百州之富庶。
握三十万之甲兵。
农战交修。
士卒乐用。
思欲报累朝之宿怨。
刷万姓之包羞。
是以践位巳来。
怀安不暇。
破幽并之巨寇。
秦凤之全封。
兵不告疲。
民有馀力。
一昨回军陇上。
问罪江干。
我实有辞。
咎将安执。
朕亲提金鼓。
寻渡淮淝。
上顺天心。
下符人欲。
前锋所向。
彼寇无遗。
弃甲僵尸。
盈川谷。
收城徇地。
巳过滁阳
岂有落其爪牙。
折其羽翼。
溃其心腹。
扼其吭喉。
而能不亡者哉。
早者泗州主将递送到书一函。
寻又使钟谟李德明至。
赍所上表。
及贡奉衣服腰带金银器币茶药牛酒等。
近差健步进到第二表。
今月十六日使人孙晟等至。
赍到第三表。
及进奉金银等。
并到行朝。
观其降身听命。
引咎告穷。
所谓君子见几。
不俟终日。
苟非达识。
孰能若斯。
但以奋武兴戎。
所以讨不服。
惇信明义
所以来远人
五帝三王。
盛德大业。
常用此道。
以正万邦。
朕今躬统戎师。
龚行讨伐。
告于郊庙社稷。
询于将相公卿。
天诱其衷。
国无异论。
苟不能恢复外地。
申画边疆。
便议班师。
真同戏剧。
则何以光祖宗之烈。
厌士庶之心。
匪徒违天。
兼且咈众。
但以淮南部内。
巳定六州。
庐寿濠黄。
大军悉集。
指期尅日。
拉朽焚枯。
其馀数城。
非足介意。
必若尽淮甸之土地。
为大国之提封。
犹是远图。
岂同迷复。
如此。
江南吏卒。
悉遣放还。
江北军民。
并当留住。
免违物类之性。
安乡土之情。
至于削去尊称。
愿输臣礼。
非无故事。
实有前规。
萧察奉周。
不失附庸之道。
孙权事魏。
自同藩国之仪。
古也虽然。
今则不取。
但存帝号。
何爽岁寒。
倘坚事大之心。
终不迫人于险。
事实真悫。
词匪枝游。
俟诸郡之悉来。
即大军之立罢。
质于天地。
信若丹青。
我无彼欺。
尔无我诈。
言尽于此。
更不繁云。
苟曰未然。
请从兹绝。
窃以阳春在候。
庶务萦思。
愿无废于节宣。
更自期于爱重。
音尘匪远。
风壤犹殊。
翘想所深。
劳于梦寐。
李景将佐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朕自类祃兴师。麾旄问罪。
绝长淮而电击。指建业鹰扬
旦夕之閒。克捷相继。
至若兵兴之所自。衅起之所来。
胜负之端倪。戎甲之次第。
不劳尽谕。必想具知。
近者金陵使人。继来行阙。
追悔前事。委质大朝。
非无谢咎之辞。亦有罢军之请。
但以南邦之土地。本中夏之封疆。
苟失克复之期。大孤朝野之望。
巳兴是役。固不徒还。
必若自淮以南。画江为界。
尽归中国。犹是远图。
所云愿为外臣。乞比湖浙。
彼既服义。朕岂忍人。
必当别议崇封。待以殊礼。
凡尔将佐。各尽乃心。
善为国家之谋。勉择恒久之利。
江南国主李景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皇帝恭问江南国主
刘承遇至。
赍到草表。
分割庐舒蕲黄等州。
画江为界。
兼重叠见谢者。
顷逢多事。
莫通玉帛之欢。
适自近年。
遂搆干戈之役。
两地之交兵未息。
蒸民之受弊斯多。
一昨再辱使人。
重寻前意。
将敦久要。
须尽缕陈。
今者承遇爰来。
封函复至。
请割州郡。
仍定封疆。
猥形信誓之辞。
备认始终之意。
既能如是。
又复何求。
边陲顿静于烟尘。
师旅便还于京阙。
永言欣慰。
深切诚怀。
其常润一路。
及沿江兵棹。
今巳指挥抽退。
两浙荆南水路将士。
各降诏示。
并令罢兵。
其庐黄蕲三路将士。
亦遣抽拔。
近内候彼中起揭逐处将员兵士及军都家口了毕。
只请差人勾唤在彼将校
交割州城
所有江内舟船。
或虑上下。
须有往来。
指挥只令就北岸牵驾。
尽合披陈。
幸惟体认。
江南国主李景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皇帝恭问江南国主
煮海之利。
在彼海滨。
属疆壤之初分。
虑供食之有阙。
江左诸军。
素号繁饶。
然于川泽之閒。
旧无斥卤之地。
曾承素旨。
常在所怀。
愿均收积之馀。
以助军旅之用。
江南国主李景玺书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皇帝恭问江南国主
窃以道契昌隆
抚有疆宇。
控朱方而定霸
总泽国以称雄。
五岭三江
风声自远。
重光奕世。
基构无穷。
不有奇杰之才。
孰副民庶之望。
朕猥以凉德。
奄宅中区
接风壤以非遥。
幸马牛之相及。
引领南望。
久渴徽猷。
素诚。
获亲高义。
一昨继劳使介。
频奉好音。
方在行朝。
未遑报命。
近还宫阙。
合遣轺车
俾伸玉帛之欢。
少答岁寒之意。
江南国主李景玺书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朕居大宝之尊。为万邦之主。
体穹昊从人之意。法罪己之心。
豁开襟怀。昭示寰海。
方务协和之德。岂忘旷荡之恩。
载想融明。谅应鉴认。
相次收到江南诸军员寮兵士四千六百八十七人。今并放归。
江南国主李景玺书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皇帝致书恭问江南国主
星聚湖关。
挺生英哲。
命世既崇于基构。
承家抚有于江山。
愿寡昧之膺图。
与君王之契协。
属兹诞日。
遂举旧章。
仍辍近臣。
往修国命。
导所怀于乐土。
期福履之无疆。
今差枢密承旨曹翰押生辰国信往彼。
到希见领。
江南国主李景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皇帝致书恭问江南国主。兹睹来章。
备形缛旨。叙此日传让之意。
述向来高尚之心。仍以数载巳来。
交兵不息。爰陈追悔之事。
无非克责之词。虽古者省咎责躬。
因灾致惧。亦无以过也。
况君血气方刚。春秋鼎盛。
为一方之英主。得百姓之驩心。
即今南北才通。疆埸甫定。
是玉帛交驰之始。乃干戈载戢之时。
岂可高谢君临。轻辞世务。
与其慕希夷之道。孰若怀康济之诚。
且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昔之圣哲。所不能逃。
苟盛德之日新。斯景福之弥远。
勉修政理。勿倦经纶。
保高义于初终。垂远图于家国。
流芳贻庆。不亦美乎。
谅惟英敏。必照诚怀。